最新动态  
梧桐树下落雨天 思南诵读忆韬奋(2018年11月18日)
    11月18日下午,“小小过街楼里走出的大出版家——走近韬奋特别活动”在思南书局举行,《中国出版家·邹韬奋》一书的作者陈挥教授担任本次活动嘉宾,与现场读者一起以诵读加分享的方式重温了韬奋先生的精彩人生。
 

-1-
陈挥主讲邹韬奋的新闻出版生涯
 
    本期诵读文本选自《中国出版家·邹韬奋》。该书于今年10月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二等奖。
 
    陈挥教授从韬奋先生的四个人生阶段展开阐述:第一阶段为“从‘大家庭’到‘洋学堂’”(1895—1921);第二阶段则是“‘曲线’就业之路”(1921—1931);第三阶段“追求真理的探索”(1931—1937);最后一个阶段是“为抗战胜利而奋斗”(1937—1944)。

-2-
从诵读中感悟,在聆听中分享
    “可是除了学费之外,还有其他必需的生活开支怎么办?在困境中挣扎的韬奋想起给报刊撰稿也许不无小补。于是他开始给《申报》副刊《自由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杂志》投稿。开始几次总是失败,石沉大海,无影无踪。但他毫不气馁,还是挤时间继续写作。当他在报上看到自己的文章被登出来时,最初的一刹那间好像还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朗读者:王丰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系学生
    我被韬奋求学时期的经历深深震撼了。大学期间的拮据,没有成为韬奋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反而让他更加努力地鞭策自己成为一个“优行生”,千方百计完成学业。我觉得需要继承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行,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世上就不会有难事了。
    “《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可以说是韬奋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职教社的几位同人,原来是可以帮忙写点文章的,但是因为他们各忙于原有的职务,所以慢慢地少起来。要向外公开征文吗?一文钱稿费没有,刊物的销路又很小,都是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久经生活磨炼的韬奋,尽管在当时也没有看出这个刊物有什么远大的前程,只是他“学得办事的认真态度”,做什么工作都是敬业乐业的。自称自己是“光杆编辑”,“往往全期的文章,长长短短的,庄的谐的,都由光杆编辑包办”。这“并不是他喜欢这样做,确是因为出于万不得已"。他模仿了孙悟空摇身一变的把戏,取了十来个不同的笔名,每个笔名派它一个特殊的任务。
 
朗读者:谈思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陈挥教授的新著语言平实、生动有趣,以专题形式全方位呈现了邹韬奋为中国新闻事业所做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敬业、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精神品格。运用大量丰富翔实的邹韬奋本人撰写的一手材料和其友人后人的回忆材料,极具学术价值。
    我所诵读片段记叙了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的历程,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邹韬奋靠一人之力完成周刊的组稿编辑工作,彰显他对新闻出版事业的热爱和坚守。
    “《生活》周刊初创时条件很艰苦,社址设在辣斐德路(现复兴中路)444号的一个小小的过街楼里,三张办公桌就把小屋塞得满满的,几乎没有转身之地。编辑部、总务部、发行部、广告部、资料室、会议室,六位一体,都在这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韬奋在描绘这个过街楼时说:“我永远不能忘记这个小小的过街楼,在几盏悬挂在办公桌上的电灯光下面,和徐、孙两先生共同工作到午夜的景象。在那样寂静的夜里就好像全世界只有着我们三个人,但同时念到我们有的精神是和无数万的读者联系着,又好像我们是夹在无数万好友丛中工作着!我们办公的时候,也往往是会议的时候;各人有什么新的意思,立刻提出,就讨论,就决议,就实行。
 
朗读者:唐荣堂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韬奋当初放弃纱布交易所的高薪职位投身新闻界,成为了一代文化斗士。而与他相反的,王志莘辞去《生活》周刊主编后转入了银行业,同样颇有一番成就。他们都找到了各自适合的职业,并且取得了成功,所以说选择合适的职业很重要。
    此外,与现在许多的创业青年一样,韬奋先生的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他的精神是充实的,有用不完的劲,他的获得感来自于对万千读者的责任感,以及和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的共同奋斗。
    “韬奋认为,最有趣的是事实,最没有趣的是空论。他说:“空论是最没有趣味的,雅俗共赏的是有趣味的事实。”因此,他一贯要求通讯员和作者多报道事实,少发表空论,“注重事实的深刻描写,切忌空论的无谓铺张”。他曾经在一则《特别征文》中特意告诉广大读者:“倘有值得发表的事实,只须有事实可取,文字润饰,当由本刊任之,故即未能善于作文的民众,苟有事实可举,亦请不必计及文之工拙,惠然赐稿”。在他的努力下,《生活》周刊不仅报道具体事实和生活状态的通讯,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之类的文字大大增加,而且他自己撰写的“小言论”“专论”等,也总是以事实立论,行文中插叙一些有趣的例子,读来生动活泼,尽量使读者不感到枯燥。”
 
朗读者:曹兆坤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
    在诵读中我感到韬奋先生的文风非常值得倾佩,追求事实,不爱空话,这种脚踏实地的文风值得我们学习。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媒体中从不缺少“标题党”,用夸大甚至歪曲事实的条目博人眼球,只注重发行获利而不在乎社会影响,没有社会担当。韬奋先生像是一股清流,洗刷浮夸的文风。他能从一个个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中发现价值,发掘美,让读者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升华。这是韬奋先生身为媒体人的社会担当与责任。
    “韬奋在接办《生活》周刊后就设立了“读者信箱”专栏,并为此花费了极大的心血。他把处理读者来信看成是为群众服务的机会,所以总是全力以赴地为读者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的种种问题。随着读者的日益增多,读者来信也日益增多,从每天的几十封逐渐増加到几百封,有时甚至一天收到一千多封。
 
朗读者:谢小昌
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
    设立“读者信箱”,是为了和普通大众对话,是为了解决普通人民的问题,是韬奋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立场的表现。可是每天回复成百上千的读者来信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每天要花半个整天去处理这些信件,回复、选登,一丝不苟。不是热心之人不会这样做,不是勤劳之人也是办不到的。这也印证了书中所说的韬奋脚踏实地、认真对待工作的精神。韬奋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生活》周刊于1930年9月创办了“书报代办部”,严长衍就是专门被请来主持这方面工作,处理读者委托代办的各种事情。这个代办部的工作都是义务的,用特殊批发折扣的一些收入进行开销。他们不怕麻烦,不避辛苦,尽量满足每个读者的要求。正如韬奋后来所说的:“读者和我们真做成了好朋友,不但大大小小的事要和我们商量,在海外的侨胞和在内地的同胞,还时常寄钱来托我们买东西,买鞋子,买衣料,都在义不容辞之列!
 
朗读者:刘琬玥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在大一时我有幸在韬奋纪念馆做过一年的志愿讲解员。在此期间,我对"书报代办部"这超前理念印象深刻。通过创办"书报代办部"使《生活》周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赢得了大众的支持。韬奋先生义务地为读者处理代办任何事情。在遇到读者提出的专业性问题的时候,会去专门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充分体现了他追求严谨的职业操守和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
    “由于韬奋坚持抗日救国、反对妥协投降,坚持人民民主、反对专制独裁,《生活》周刊销路大增,至1932年底,发行数达到了15.5万份。不仅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可以随处见到,即使在内地乡村僻壤及远在异域的华侨所在地,也随处可以见到。
 
朗读者:陈万佳
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
    韬奋坚持抗日救国,反对妥协投降,坚持人民民主,反对专制独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动员革命力量和民族救亡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交通不便利、文化不普及的年代,《生活》周刊在内地乡村僻壤也能见到,这样的成绩让人震惊和钦佩。

-3-
互动留言,写下诚挚的祝福与感想
 
 

-4-
韬奋纪念馆开馆60周年文创文献展
 
    “跨越时空的对话——韬奋纪念馆开馆60周年文创文献展”于11月4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他们评价此次展览让人眼前一亮,内容新颖有趣、内涵丰富。
    展览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的文创设计为主线,娓娓道来设计背后的历史故事。新颖而又时尚的设计给历史文献注入新的活力。
展览时间
11月4日—12月4日
展览地点
思南书局3楼(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
交通
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
地铁十号线/十三号线新天地站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