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纪念 | 清明忆韬奋(2020年4月4日)
 
    韬奋先生是我国卓越的文化战士、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在国家公祭日公布的首批300位国家级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邹韬奋是唯一一位出版界人士。其主办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等,曾经启蒙和鼓舞了一代中国人。
    韬奋先生的一生是奋斗不懈的一生,他一生都在追求“办一份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韬奋先生终生不愿做官,只愿当编辑、做记者、开书店。他曾在文中写道:“时光过得真快,我这后生小子,不自觉地干了15年的编辑。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但韬奋先生的生命终究太过短暂,不到49岁就匆匆地离开了我们。他一生以笔为枪,笔耕不辍,留下了800多万字的作品,为世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是清明节,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选取了茅盾先生发表于1944年的《永远年青的韬奋先生》一文来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怀念。韬奋先生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和追求真理、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将长在人间,继续激励人们奋勇前行。
 
永远年青的韬奋先生
 
韬奋(1928年)
    初见韬奋先生总觉得他不过三十多岁,不但他的容貌使你有此感觉,他的言谈举止都表示他绝对不是饱经忧患的五十左右的人了。和他相处稍久,你便会觉得估量他有三十多岁也还太多,实在他好像只有二十来岁。比现在有些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更为“年青些”的一个中年以上的人。
    有许多的二十来岁的年青人在言谈举止方面当然也有韬奋先生那种活泼和热情,至于容貌,不用说,自然会比不见老的韬奋先生更为“后生”,然而,恐怕未必能有韬奋先生那样的天真!对人的亲切、热情,对事的认真、踏实,想到任何应该办的事便马上去办,既办以后便用全副精神以求办得快,办得好,想到人世间一切的黑暗和罪恶便愤激得坐立不定,看到了卑劣无耻残暴而又惯于说谎的小人,满嘴漂亮话而心事不堪一问的伪善者,便觉得难与共戴一天——这些都是韬奋先生的永远令人敬仰之处,然而,我以为最可爱者仍是他那一点始终保持着的天真!
    不计利害,不计成败,只知是与非,正与邪,有这样操守的人固不独韬奋一人,然而像韬奋那样一以天真出之,就我的寡陋的见闻而言,尚未见有第二人。对于畏首畏尾的朋友,他有时会当面不客气地批评,这是他的天真。办一件事,有时会显得过于操切,这也是他的天真。为了忘记疲劳,会在噱头主义的歌舞影片之前消磨数十分钟而尽情大笑,这同样也是他的天真!或者有人以为这是他的盛德之玷,可是我觉得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我们现在太多了一些人情世故圆熟得像一个“太平宰相”似的年青人!
 
韬奋(二排右二)和美国学生旅行团到莫斯科考察(1934年8月)
    由此可以想象到,要他在一个恶浊的社会中装聋作哑,会比要了他的生命还难过。他需要自由空气,要痛快的笑,痛快的哭,痛快的做事,痛快的说话。他这样做了,直到躺下,像马革裹尸的战士。虽然已经抱病,他奔赴他的岗位,贡献了他的力量,以至于生命。
    民族解放战争的阵营里损失一位伟大的战士,文化界陨落了一颗巨星。韬奋先生是死了,然而这巨星陨落时的雷鸣似的震响将唤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应声,长虹似的闪光将燃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热血!无数的青年人将永远把他当作自己的师友和长兄。
    没有亲眼看见抗战的最后胜利,没有亲眼看见民主的新中国之长成,韬奋先生大概是死不瞑目的,然而我可断定他在弥留之际,心中是充满了信心的,比他向来所具的信心更为坚强的信心,因为他已经亲眼看见了人民力量的成长,已经用他自己的心和敌后坚持抗战的无数万军民的血灌溉了民主政权的土壤。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八日 
(原载1944年9月30日重庆《新民报》)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