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馆与版专举行“四史”学习联组交流会(2020年6月2日)
我馆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举行“四史”学习
联组交流会
    5月29日下午,我馆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四史”学习联组交流会,聚焦“红色出版家、红色图书出版史与韬奋精神”主题进行了集中参观、学习研讨。会议由我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赵书雷主持。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领导来馆参观留影
    会前,版专校领导集体前往韬奋纪念馆参观。通过现场讲解,深入了解邹韬奋作为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其非凡的人生经历与坚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其创办的生活书店从创立、发展,到被摧残封闭,书店的历史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印迹,与书店历史相伴的是邹韬奋个人对马列主义的认识不断加深,从同情共产党,到通过接触认可共产党的主张、宣传马列主义,再到临终前递交入党申请书,这一心路历程让全体参观者更深刻体悟到了韬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正如周恩来在纪念邹韬奋逝世五周年题词中写到:“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我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赵书雷主持交流会
 
    参观后,双方领导来到上海出版大楼西裙楼会议室开展以“生活书店的红色出版史”为主题的“四史”学习联组交流会。会上首先由我馆宣教部主任王草倩作了“生活书店的红色出版”的导学报告。王草倩结合自身研究,介绍了生活书店的红色基因,韬奋译著的进步书目,胡愈之、张仲实对生活书店出版方针的重要贡献,以及中共共产党的领导人对书店出版工作的直接指示和关照。并以生活书店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和《世界学术名著译丛》等为例,展现了书店通过红色书籍的出版,有力地传播了马列主义,宣传了党的方针与思想的历史。
 
    随后,版专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顾凯与我馆副馆长上官消波分别做了主题发言。顾凯表示学校与生活书店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建校后首任教务处处长、首批印刷教材编撰者何步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就曾在生活书店工作过。纵观韬奋的一生,我们看到他在新闻出版上扎实的业务素养和颠沛流离却始终坚持奋斗的人格魅力,还应当看到他在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探索方面也取得的丰硕成果,生活书店亦是实践这种理念的载体,培养了像何步云这样一大批优秀的出版印刷行业人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珍惜韬奋在职业教育上给我们留下的思想财富,学习韬奋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国家为行业培育更多优秀的出版人才。
 
    上官消波指出,应把“四史”学习教育同当前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其中不乏红色出版社、印刷所的遗址,这些出版社、印刷所当年出版发行了大量的红色书刊,对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方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海韬奋纪念馆近期将在对上海红色出版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相关成果,感谢上海版专的老师前期共同参与上海红色文献的整理工作,希望今后能借助上海版专的教学资源与科研水平,馆校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孕育更多成果。
 
    主题发言后,双方领导进行了交流研讨。我馆副馆长王晨表示传承发扬韬奋精神的途径之一,就是要真诚地关心青年人的所思所想,一如韬奋先生当年与读者之间多达数万封的信件来往,感谢上海版专的学生志愿者长期在韬奋纪念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韬奋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期望馆校双方进一步加强深层合作,在出版印刷史研究、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上产生更多成果。
 
    版专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斌指出,上海版专的首任校长万启盈,曾担任延安中央印刷厂厂长,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学校有着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本次“四史”教育联组学习会,不仅为馆校双方加强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今后更加紧密的合作打开了思路、拓展了渠道,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以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建设为契机,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起来,建立合作育人长效机制,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
 
    版专校党委书记顾春华在发言中指出,本次联组学习活动,贴切“四史”学习教育主题,通过参观韬奋故居和主题学习研讨,主要有如下感受:一是通过对红色出版史的学习,加深了我们对相关党史的了解,前辈们在当时外部环境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出版革命刊物,这种对革命忠贞不渝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这种红色基因值得我们去继承发扬;二是邹韬奋作为职业教育的先驱者,其职业教育理念在《教育与职业》《生活》周刊多有体现,至今对后人仍不乏启迪,我们要学习韬奋的职业教育理念与精神,推动学校的职业教育发展,为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学校而奋斗;三是生活书店以“竭诚为读者大众服务”的办店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相通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联组学习把“四史”学习教育同当前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馆校之间加强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今后更加紧密的合作打开了思路、拓展了渠道,我馆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互学互促,建立长效机制,共同为国家和上海文化传媒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