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今天 | 邹韬奋逝世七十七周年(2021年7月24日)
 
    韬奋先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从1926年主编《生活》周刊开始,他就在上海复兴中路、雁荡路、南昌路附近工作与生活。那些历经沧桑的建筑留下了他的印迹,也见证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努力探索中国前途命运之路。
    在韬奋先生逝世77周年的今天,我们以这些建筑时间和空间的记忆为线索,重忆韬奋先生在南昌路历史上所留下的刻痕,让当下和历史彼此凝视,以此来纪念韬奋先生,传承“韬奋精神”。
 
辣斐德路上的《生活》周刊
    1922年6月中旬邹韬奋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担任编辑股主任,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并主编“职业教育丛刊”。进入职教社是邹韬奋在教育界的“曲线”就业之路,他大着胆给黄炎培这位教育界前辈写了一封信。当时黄炎培主持的职教社恰好在物色一位中英文都可取的编辑人才,正因为邹韬奋的“走曲线”策略,他才得以跨进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大门,开始走上了编辑、出版的道路。
 
1923年6月,中华职业学校教职员合影(前排左七为邹韬奋)
    1926年,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社址位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442号的过街楼上。在这个过街楼里,《生活》周刊由一个职业教育指导的刊物逐渐转变,宗旨、内容和性质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开始选择重大的时事政治问题作为题材,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评国民党官僚的贪污腐败。
 
生活周刊社早期社址
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442号过街楼
 
华龙路环龙路口的职教社
    1930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新大楼在华龙路环龙路口(今雁荡路80号,南昌路口)落成,生活周刊社也随之迁入。
 
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外景
自“九一八”后,邹韬奋对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卖国政策的抨击更是不遗余力,呼吁全国团结抗战。他于1940年4月30日在重庆《店务通讯》第93号署名文章《第一件轰动的事情》中就回忆了生活周刊社发动读者募捐支援马占山抗日,热心读者挤满环龙路职教社大楼门口的场景。
 
热心读者挤满生活周刊社门口的场景
    文中写到:“日本强盗在‘九一八’开始掠夺我国的东北国土,引起了我国全国爱国同胞的愤怒,霹雳一声,坐镇黑龙江的马占山将军奋起抗战,嫩江战役,震动了海内外同胞的心弦,生活周刊社也大声疾呼,号召读者为马将军和他所领导的民族战士捐款,登高一呼,万山响应。当时我们的办公处已移到环龙路中华职业教育社新造大厦的底层,另辟独立的门户,进门二三步就有一个木制的柜台横着,柜台上面装着一排矮栏,每日随着东北马将军抗战的紧张,门口挤满了男女老幼的热心读者,数十成群,继续不断,争伸着手把钞票,洋钿,角子,乃至铜板,纷纷交入,卖报的孩子与卖菜的乡下老伯伯,都挤在里面慷慨捐输,那种热烈的情形,真使人永不能忘。我们仅仅十几人的全体同事全体动员,收钱的收钱,记录的记录,打算盘的打算盘,大家忙得喘不过气来,十多架算盘的的搭搭算到深夜二三点钟,把姓名和数目赶着送到日报去登广告,第二日全张四分之一的大广告赫然显露了。登广告的钱是我们平日的热心广告户应我们的请求而捐送的。这样热闹了好几天,捐款竟到十五万余元之多。当时不仅轰动了全沪,简直轰动了全国……”
 
迁入环龙路环龙别业
    1932年7月,当局通过黄炎培要求邹韬奋扭转《生活》周刊的立场。为了避免在政治上牵累职教社,邹韬奋提出生活周刊社独立的要求,黄炎培等人慨然允诺。双方正式签订脱离隶属关系契约,但规定生活周刊社以后在年终盈余内提20%作公益金给职教社。
    从方便读者和周刊能够持久存活考虑,胡愈之向邹韬奋提出建议,把生活周刊社改组为生活书店,除出刊物外,还可以出书。内部办成生产合作社,即把全部财产作为职工共有,以职工过去所得工资数额多少为比例,作为股份,分给全体职工。以后新进职工,则于一定时间,以月薪十分之一投入书店作为资金。分配股息时,有股份二千元以上者,其超过二千元之数不分股息。邹韬奋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并请胡愈之起草了生活书店的章程,经过全体职工讨论修改通过。
 
胡愈之起草的生活出版合作社章程草案手稿
    生活书店成立后,对外以生活周刊社和生活书店两个机构的名义出现。改组后事业虽有所发展,规模仍然很小,全体职工不过20余人。
    大约在1932年9月,生活书店和生活周刊社从中华职教社迁出,迁入环龙路(今南昌路)环龙别业(今南昌别业)二号。环龙别业离中华职教社不远,步行只需7分钟。1932年9月10日的《生活》周刊第七卷第三十六期卷首把“上海华龙路环龙路口”改为“上海环龙路环龙别业”,发文《生活周刊社生活书店迁移通告》,写到:
    “本社店业已迁移至环龙路环龙别业二号(金神父路东)办公关于一切接洽事务及定购书报杂志等请莅临新址接洽为准  荷谨此通告  电话新号码  七一五三二”
 
陶尔斐斯路上的生活书店
    从中华职教社大楼迁出不久,生活书店对外和《生活》周刊分开办公,单独迁往陶尔斐斯路(今南昌路)42号。
    1933年5月6日,《生活》周刊第8卷第18期载“韬奋启事”关于《革命文豪高尔基》出版单行本事告读者。《革命文豪高尔基》这本书,是邹韬奋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根据美国的康恩所著《高尔基和他的俄国》一书编译而成的。也正是因为这本书,邹韬奋和鲁迅这两位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南昌路上有了会面交集。
 
《革命文豪高尔基》
    当鲁迅看到周刊上的这篇启事后,于5月9日亲自写信给邹韬奋,信文写到:
    “韬奋先生:
    今天在《生活》周刊广告上,知道先生已做成《高尔基》,这实在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的赠品。我以为如果能有插图,就更加有趣味。我有一本《高尔基画像集》,从他壮年至老年的像都有,也有漫画。倘要用,我可以奉借制版。制定后,用的是那几张,我可以将作者的姓名译出来。此上,即请 著安。鲁迅上。五月九日。”
(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5页。)
 
    1933年7月14日,邹韬奋因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忌恨,被迫出国流亡,离沪乘轮前往欧洲等地考察。生活书店交由徐伯昕负责,《生活》周刊编务委托胡愈之、艾寒松负责。从生活周刊社迁到环龙别业到邹韬奋离开上海,邹韬奋奋笔疾书,写了180余篇文章,出版了周刊和画报55期、图书5本。
    韬奋先生从中华职业教育社、生活周刊社到生活书店,无一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法租界的林荫道上有韬奋先生的激昂慷慨,有韬奋先生的闲情逸致,更有他的救亡图存之志。这些已然消失或渐渐老去的建筑,每一幢背后都饱含着故事。当人们阅读这些建筑时,不仅可以看到这里的人文之美,也能听到历史的声音,见证韬奋先生努力求索中国前途命运之路。
    本文节选自钟丞宸《略论邹韬奋与百年南昌路的历史记忆》,有删改。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