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大手牵小手”行走课堂|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2024年01月31日)

随着寒假来临,我馆迎来了一批来自黄浦区各小学的“红领巾”小少年以及来自上海进才中学的高中生志愿者们。

大手牵小手,成长一起走。怀着对韬奋先生共同的敬仰,一节属于小朋友们与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行走课堂在我馆组织下顺利开展。

活动前期准备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开始前,我馆为高中生志愿者们进行了一次专场岗前培训,从志愿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沟通技巧、岗位分工、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充分了解我馆工作要求及各项志愿服务细则,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1

韬奋纪念馆

 “红领巾”小少年、高中生志愿者与韬奋像合影

123日中午,小朋友们如约而至。在我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与讲解下,小朋友们走近新闻出版界的楷模邹韬奋,近距离观看韬奋在圣约翰大学的成绩单、《职业教育丛刊》、银盾等展品,了解其曲线求学、就业之路。

 

 

听讲解 逛展馆

韬奋从小关心国家大事,课余大量阅读中外文书刊,尤其醉心于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时报》上远生(黄远庸)的“北京通讯”。在小学的最后一年韬奋就在心里决定“自己宜做一个新闻记者”。

19226月,韬奋通过自荐的方式进入了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编辑股主任一职。当时韬奋在职教社所主持的事有两种:一种是职教社所出版的月刊,名叫《教育与职业》,还有一种便是编辑职业教育丛书。韬奋编译的第一本书是《职业智能测验》,当时他把译文给黄炎培看,受到诚恳而严格的批评。黄炎培指出:我们编译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忘却我们的重要的对象——中国的读者。韬奋曾在回忆文中提及“黄先生给我的这个教训,却很有益于我以后的著作方法,很有助于我以后办刊物的技术。”韬奋认为,有志著述的人们最要注意的一个原则是:“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忘记了你的读者。”

展柜中的《职业教育丛刊》和银盾

展厅中还展示着一枚银盾。这是韬奋先生在中华职业学校任教期间,学生们敬赠的。虽已时过境迁,褪了色的银盾上仍能清晰可见刻的字:中间刻着“教不倦”三个大字;右上方刻着:“恩润我师惠存”;左边则是黄望平、胡大龄、张立颜等11位学生的署名。我们从这块小小的银盾中也能感受到学生们对韬奋先生的深厚感情。

参观完毕后,小朋友们提笔写下感悟,抒发对韬奋先生的崇敬之情及想对韬奋纪念馆说的话。一张张便签条交到志愿者哥哥姐姐们手中,和小朋友们的笑容一同定格。

  

随后,小朋友们在馆员及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带领下,沿着韬奋曾走过的上班的路,有序穿过复兴公园,开启下一站的行走课堂之旅。

 

 

2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黄浦区雁荡路80号)

上海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源地。19175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由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以“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宗旨,开创了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职教社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王黎明热情接待了“行走课堂之旅”一行。与他们共同追忆了韬奋与黄炎培等职教社同仁曾在此并肩奋斗的岁月。

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三百次办事员会。

前排左起:沈信卿(沈恩孚)、黄宝珣、邹韬奋、江问渔、杨卫玉、陶墨卿。

后排左起:邹兹植、秦翰才、黄炎培、赵蔼吴、赵师复、徐伯昕、潘仰尧(1930年)

1925年,中华职教社创办《生活》周刊,刊物以青年读者为对象,促使人们关心各类社会问题,进而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工作方针后,为加强《生活》周刊工作,调派邹韬奋担任该刊主编。

最初,鉴于杂志社经费有限,韬奋不得不唱起“独角戏”,他一个人取了六七个不同的笔名,每个笔名负责其中一个栏目方向的写作,不断丰富《生活》周刊的内容。特别是“小言论”栏目,尽管每期仅有数百字,但由于直面社会事件和问题,言辞犀利,反映社会诉求,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以至于社会上每每发生轰动的事件和问题,读者都期待“小言论”的点评。

《生活》周刊首次使用“韬奋”笔名的文章

职教社及黄炎培给予了韬奋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不干预编辑工作,并安排毕云程、孙梦旦等职教社工作人员参与《生活》周刊的编辑和发行工作。韬奋曾言:“《生活》周刊对社会如果不无一些贡献的话,我不敢居功,我应该归功于职教社当局的诸先生。”

在韬奋与职教社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周刊逐渐成为当时全国各类刊物发行量最高的定期刊物。

位于上海华龙路(今雁荡路)的生活周刊社

此外,职教社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王黎明还为他们深入讲解了职教社是如何砥砺前行,充分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统一战线工作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最后,小朋友们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希望通过这次“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行走课堂之旅,能为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让先辈们的精神引领他们茁壮成长。

 

撰文:林孙宇

编辑:李浩榕

初审:张霞 沈一鸣

终审:馆务会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