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韬奋先生逝世80周年,7月23日上午,由上海韬奋纪念馆与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同主办,黄浦中华职业教育社协办的“同呼吸,共命运——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主题展开幕仪式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展厅举行。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一级巡视员蔡桂其,市职教社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参事胡卫,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黄浦区政协副主席、黄浦职教社主任胡开颜,黄浦区委统战部副部长袁伟东,上海韬奋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赵书雷出席活动并为展览启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先生逝世80周年。他曾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主题展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4年上海“红色文化季”、“统战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是又一个“统战文化+职教精神”参访项目“2.0升级版”。上海韬奋纪念馆联合市职教社在韬奋先生新闻出版之路启航之地举办主题展览,充分发挥韬奋纪念馆与职教社的统战文化资源优势,通过讲好统战故事、汲取统战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贡献统一战线智慧和职教社与纪念馆的力量。

胡卫代表市职教社作开幕致辞。他回顾了韬奋与职教社“同呼吸,共命运”,从致力事业发展、追求价值实现,到竭力唤醒民心、携手共赴国难,最后力行民族复兴、谋求民主自由的革命历史道路。他表示,此次主题展是市职教社本年度统战文化周的又一项主题演绎活动,通过对统战文化的深入挖掘,将历史痕迹跨越时空,将图文史料活态呈现,推动统战文化精神代代相传。希望大家坚守韬奋先生和职教社先贤们的爱国报国信仰,凝聚奋斗共识,推动事业发展;持续加强与各方联动,将统战资源中的“人、事、物”串珠成链,不断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统战文化品牌。

赵书雷代表韬奋纪念馆作开幕致辞。他表示,明天是韬奋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日,此次展览回望韬奋先生与职教社同人在民族危亡时刻,共赴国难的奋斗史,以及民主战士韬奋先生在周恩来和胡愈之、张仲实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在工作上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在思想上逐渐成为“党的同路人”,实现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的一生。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勉励吾辈承先辈遗志,继续推动新闻出版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而共同奋进。纪念馆作为“大思南统战合作共建机制”成员单位,也将继续做好统战历史挖掘、理论研究和文化传播工作,为统战文化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主题展的举办离不开社会力量、学校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处长张菡之,市委统战部宣传处处长封丹华,上海韬奋纪念馆副馆长张霞向志愿者代表颁发活动证书,对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表示感谢。


开幕式上,市八中学学生深情颂唱了《韬奋先生挽歌》。挽歌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作词、著名音乐教育家夏之秋先生作曲,志愿者杨丰宁小提琴伴奏,带领与会者真切感受到韬奋先生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精神;SMG小荧星新闻记者团成员朗诵了在重庆追悼会上郭沫若先生的演讲稿《韬奋先生哀词》选段,以此纪念他以笔为枪、战而不屈的一生。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参观展览,重忆韬奋在中华职教社留下的工作痕迹,回顾韬奋与中华职教社同仁为抗日救亡所作出的卓越努力,所结下宁死不屈、捍卫国权的深厚爱国之缘。

主办方还为参加活动的学生们开设了“团结御侮——营救七君子”社教课程,通过完成搜寻“七君子”的营救密码,深切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进一步赓续精神伟力,汲取奋进力量。

展览简介

1917年5月,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改革的先行者。我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的新闻出版之路正是由此开启。
本次展览以韬奋人生经历为线索,分“实现理想的开端”“花匠·花园·园主”“国难·团结·抗战”“投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部分,讲述在新闻出版界初出茅庐的韬奋如何在职教社同人的引领下启迪民智、躬身一线推广职业教育,并在民族危亡之际,团结爱国知识分子,拥护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以笔为枪,奋力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一生。
开放时间:7月23日—8月23日 10:00—17:00(16:30停止入场)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雁荡路80号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雁荡路南昌路交叉口)
团队预约电话:021—63842811 (团体单位请提前3天预约)
地铁:1号线、14号线黄陂南路·一大会址1号口;13号线淮海中路1号口
公交:926路、911路、146路淮海中路重庆南路站;986路、36路、隧道八线、933路重庆南路淮海中路站
展览亮点抢“鲜”看
共谋“生活”事,同心赴国难
——多元藏品“忆韬奋”
此次展览,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上海韬奋纪念馆共展出特色藏品二十余件,其中包括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敬赠于英文教员韬奋的银盾、韬奋托沈衡山(沈钧儒)转黄任之(黄炎培)等人信、韬奋在巡捕房登记留影、黄炎培为韬奋逝世十五周年题词等。通过图文展板与展柜藏品的呈现,我们将历史痕迹跨越时空,将图文史料活态呈现,使“民主战士”“出版事业模范”韬奋先生以笔为枪,为进步文化事业倾献精诚的一生跃然纸上,也让红色初心之火生生不息,让统战文化精神“讲得出、记得住、传得开”。


坚强的革命文化堡垒
——生活书店实景还原
诞生于1932年7月的生活书店,以“促进大众文化、供应抗战需要,发展服务精神”为工作总原则,以“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店训为宗旨,通过书刊的出版发行,在文化战线上起着重要作用。展览现场,精心设计的拟真装置不仅生动地还原了生活书店的旧时风采,令观众身临其境,也特设书报互动展项,观众可翻阅《生活》周刊、《生活画报》等期刊,阅读时代的文字,近距离与近百年前的书刊对话,跨越时空成为韬奋的读者。还可以翻一翻《生活书店会议记录》,看一看书店领导者是怎样决定书店发展大事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琐事的。

阅读建筑,品味文化——
“重走韬奋通勤路”联动任务卡
为丰富观展体验,鼓励观众们深入回望韬奋与职教社“同呼吸,共命运”的来时路,展览还特别于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韬奋纪念馆两处联合推出“重走韬奋通勤路”联动任务卡。约百年前,韬奋先生于万宜坊生活,穿过绿树掩映的复兴公园(原法国公园),于职教社工作。现在,观众们可依据任务卡指引,重走韬奋通勤路,追随先贤脚步,与我们共同完成一场文化与记忆的对话并收集展览限定纪念章。
撰文、编辑:林孙宇
初审:张霞 沈一鸣
终审:馆务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