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记者节|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2024年11月08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新闻记者就要有入虎穴得虎子的魄力和勇气!这至少是新闻记者活动力的一种表现。

到了九一八以后,国难日益深重,我们做新闻记者的,不在这时候,发表正确言论和新闻以唤醒国人,共起救亡御侮,还更待何时?

我们都是以新闻事业为职业的记者,深知道我们的责任是要做民众的耳目,民众的喉舌,要把国家民族所遭遇的实际情形,坦白地报告给读者;为了国家民族前途的利益,说民众所必要说的话。

我在二十年前想要做个新闻记者,在今日要做的还是个新闻记者不过意识要比二十年前明确些,要在“新闻记者”这个名词上面,加上“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一个形容词。

我十几年来所常以自勉的是要做个有益大众不为私图的新闻记者,我现在以及将来的志愿还是如此。我并且深信在民族解放的抗战与建国的大时代中,新闻记者有着他的重要的任务,我要终我之身守着这个岗位,和同志们望着光明的前途共同努力。

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朔风起,万物藏,新闻人步履不停。时钟走到2024118日,第25个记者节如期而至。

中国记者节的设立,不仅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力表彰和激励,更是对像邹韬奋这样的新闻先驱的深刻纪念。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邹韬奋一生以笔为枪,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为大众做喉舌”的信念,关注民生疾苦,全力以赴宣传抗日救亡。在那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以犀利之笔筑丰碑,其文章如同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无数人勇气与希望,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新闻出版界的楷模。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将今年以来的观众留言进行了精选,以观众的声音来表达对韬奋先生的敬仰。

 

 

 

 

 

 

 

 

 

 

一条条留言,一句句感恩,不仅是我们对中国新闻界的不朽丰碑——韬奋先生的缅怀,也是我们对今日每一位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行的新闻工作者的致敬。感谢你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忠实记录时代潮头涌起的一朵朵浪花,为正义的事业呼吁,为时代的前行呐喊。在此,韬奋纪念馆祝广大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撰文、编辑:纪念馆管理部

初审:张霞 沈一鸣

终审:馆务会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