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薪火服务丨“读者信箱里的‘服务精神’”微课堂(2024年11月26日)

竭诚为读者服务

竭我智能·尽忠代谋

 

读者信箱里的“服务精神”

“韬奋精神”的内涵就包括了“服务精神”。目前,韬奋纪念馆党支部正在创建“薪火服务”支部工作品牌,以继承和发扬服务精神为己任,立足场馆运营和业务实际,将服务精神践行于服务观众、服务行业、服务社区、服务学界系列活动。“读者信箱”不仅是韬奋与读者编读往来的公共空间,更是韬奋竭己智能,尽忠为读者代谋的重要桥梁,是其“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我馆以党建引领业务,近日以“历史的一面镜子——编读往来里的‘生活’”微展览为依托,设计了“读者信箱里的‘服务精神’”微课堂,通过课堂活动让观众们体会到韬奋先生服务精神的时代意义。

11月以来,我馆针对参观团队的多元需求开展微课堂服务,开展了:志愿者服务——韬奋纪念馆高校志愿者团队、为民服务——市级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团队、三公里文化圈服务——老西门街道与淮海中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与观众、读者们共同体悟如何在不同行业、不同时代背景下,弘扬韬奋精神,践行无私奉献、勤勉尽责的“服务精神”。

 

参观·聆听韬奋生平

观众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纪念馆一楼展厅和韬奋故居,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实物,了解到韬奋先生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交织的艰难时事中,积极开书店、办报刊、写文章,努力唤起民众,以犀利笔锋,怒斥敌寇,反对投降,主持正义,传播真理,为民族解放呐喊,为人民民主呼号。大家纷纷表示,韬奋先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服务精神”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指引了方向。

 

 

课堂·学习服务精神

在二楼教室,我馆馆员以“人民观”引入,讲述了韬奋先生通过“读者信箱”专栏倾听大众声音,回应大众的疑惑,指引大众方向的历程。从他亲笔回复每一封信件的执着,到积极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他既重视关注个人问题,也积极报道社会问题,以笔为武器,坚定大众的抗战信心,充分发挥“服务精神”,为当下我们续写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给予了极为珍贵的借鉴与启示。

 

沉浸·体验信件往来

在现场,大家领取了角色任务卡,拿上道具,化身历史人物,现场演绎1929年《生活》周刊编辑部的情景。为了原汁原味体验当时的编读往来,大家随机抽取“信箱盲盒”中的信件,分成“韬奋组”和“读者组”,通过诵读原信、对应来信、回应复信,感受韬奋先生以笔为剑、以信为桥,传播进步思想,为读者大众服务的精神力量。

 

志愿者服务

——韬奋纪念馆高校志愿者团队

 

 

 

 

为民服务

——市级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团队

 

 

 

 

三公里文化圈服务

——老西门街道与淮海中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

 

 

 

 

撰文:李浩榕

编辑:林孙宇

初审:张霞 沈一鸣 王嫣斐

终审:馆务会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