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国际博物馆日 | 镌刻时代风骨——当韬奋遇上非遗刻瓷(2025年05月18日)

今天是第495·18国际博物馆日。此次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应与时代共振。即将举办的国际博协第27届大会主题与博物馆日主题一致,并下设“非物质遗产”“青年力量”和“新技术”三个分主题。

为更好发挥博物馆公众教育功能,将非物质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维护文化多样性与连续性,韬奋纪念馆以“镌刻时代风骨——当韬奋遇上非遗刻瓷”为主题,推出线上科普微讲座,带您领略刻瓷技艺的魅力,感受文人风骨与匠人精神的共鸣。

活动介绍

刻瓷,是在已经烧制成形的瓷器上创作刻画,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富天林,刻瓷艺术匠人,于2016年在江南水乡古镇双林始创钰晟斋工作室,潜心钻研刻瓷技艺。其作品“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韬奋先生诞辰130周年。富老师特以韬奋先生人像及其手迹为主要元素,创作刻瓷艺术作品并惠赠我馆,让瓷艺承载历史记忆,以非遗工艺传续民族精神。

本次活动通过刻瓷技艺传承人的口述,为您揭秘“瓷上生花”背后的奥秘,感受毫厘之间的匠心独运,体会非遗技艺的守正创新与文化使命。

画因瓷而传,瓷因画而美。

瓷话韬奋

韬奋像背景介绍

19391019日,重庆文化界发起“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大会”,在渝的各党派、各文艺团体及工人、学生、市民代表与会,韬奋与夫人也参加了此次大会。这张韬奋像选自现场的照片。照片中间坐着韬奋,右边是他的夫人沈粹缜。

韬奋题词背景介绍

19365月底6月初,来自全国20余省市60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在上海开会,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以主要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等为代表的救国会成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因而引起国民党政府的恐慌。19361123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在上海逮捕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救国会领袖,激起公愤,史称“七君子”事件。中国共产党和救国会营救“七君子”的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兴起,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1937年,韬奋在“七君子”获释后的群众欢迎会上题词:“个人没有胜利,只有民族解放是真正的胜利”。

 

瓷韵永传

富天林老师说道:“韬奋先生追求真理、服务大众的精神,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指引前路的光芒。通过刻瓷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我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爱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如瓷上刻痕般清晰可触的精神印记。当观众凝视这件作品时,或许能从中读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非遗技艺与民族精神交织而成的永恒魅力。”我馆也将继续探索非遗文化与韬奋精神相结合的传承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弘扬韬奋精神和非遗文化。

撰文、编辑:林孙宇

初审:张霞 王嫣斐 沈一鸣

终审:馆务会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