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新展速递 | “笔柄千秋唤救亡”展览揭幕(2025年07月07日)

77日-86

笔柄千秋唤救亡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缅怀革命烈士邹韬奋在抗战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笔柄千秋唤救亡”主题展览于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当日,在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文化长廊正式揭幕。

展览日期202577日—86

主办单位:上海韬奋纪念馆

展览地点: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文化长廊(近6号口)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创办六刊一报一书店,向大众发出团结御侮、抗战到底的最强音。周恩来曾高度评价韬奋:“在他的笔底,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促成了现在中国人民的胜利。

展览分“共赴国难的爱国志士”“团结御侮的民主先锋”“救亡图存的文化战士”三部分,以“小切口”透视“大历史”,精选一二·九运动、七君子事件等韬奋生平中最具代表性的抗战事件,辅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展品,展现近现代以来新闻出版与国运的深刻关联及韬奋在巨变时代中的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

 

1展览现场抢“鲜”看

 

 

 

 

 

 

 

2韬奋与抗战

共赴国难的爱国志士

自九一八国难发生以来,我竭尽我的心力,随同全国同胞共赴国难。一面尽量运用我的笔杆,为国难尽一部分宣传和研讨的责任,一面也尽量运用我的微力,参加救国运动。

韬奋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先辈们在白山黑水间的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端,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韬奋公开声明“与国人共赴国难”,不仅在精神上为奋起反抗的军民鼓与呼,更以实际行动勇敢战斗在民族解放第一线。

193111月,日军向黑龙江省进犯。热心读者响应韬奋号召,捐款援助与日军激战于嫩江桥的马占山将军。

19389月,韬奋(前排右三)与沈钧儒(前排右五)等赴江西德安前线慰劳抗战将士,所带慰劳品含金鸡纳霜、纱布等前线急需医药用品。

19396月,生活书店及全民抗战社响应多部门联合号召,发起向前线将士写10万封慰问信的倡议并组织竞赛。经努力,征得慰问信13万余封。图为获首奖的黄宝珣一组。

193512月,国民党当局决定在北平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实行华北特殊化。广大北平学生痛感国家将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爆发。《大众生活》1935年第1卷第6期封面刊登了北平女大学生陆璀演讲的照片,连续多期刊载声援学生运动的文章,称之为“大众运动的急先锋,民族解放前途的曙光!”

团结御侮的民主先锋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积极提倡民族统一阵线来抢救我们的国家……都须在抗敌救亡这个大目标下,团结起来,一致对付我们民族的最大敌人。

韬奋

193512月、19365月,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及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相继成立。韬奋被选为执行委员,积极参与各项工作,致力于全国团结一致御侮局面的形成。

韬奋在会上发言,号召在座人士“立刻奋起,站在民众的前面而领导救国运动!”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起纪念五卅运动十一周年游行活动场景。

193611月,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非法逮捕七位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李公朴、邹韬奋、史良、沙千里,史称“七君子”事件。宋庆龄等遂发起救国入狱运动,张学良等亦将释放“七君子”列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之一。经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人士的声援、营救,七七事变后“七君子”获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救亡图存的文化战士

在这抗战的时期,笔杆应该和枪杆联系起来,文化食粮的供应应该和军火的供应配合起来。

韬奋

1939年春,前线读者来信表示游击区战士深感精神食粮缺乏。35日起,韬奋创办《全民抗战》战地版,“端赖各界人士捐资订购,运送前方。”

韬奋另出版6天一期的《抗战画报》,不仅及时登载前线将士英勇杀敌及后方支援前线的生动图片,也向大众展示故园狼藉,哀鸿遍野之景,以此控诉日军罪行,也给抱有侥幸心理的国人当头棒喝。

皖南事变后,进步文化事业受到更为严重的摧残。韬奋参与创办《华商报》,以亲身经历揭露国民党利用国民参政会伪装民主、侵犯人权的暴行,发表长篇连载文章《抗战以来》77篇,“唤起国人对于政治改革的认识和努力”。

194310月间,国民党顽固派准备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病重卧床的韬奋闻讯后愤不可抑,强支病体写下《对国事的呼吁》的最后一节,望海内外同胞“共同奋起,各尽所能,挽此危机,保卫祖国。”战而不屈的韬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为抗战救国呐喊。

 

下一站:「陕西南路」

请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一起来观展吧~

 

硝烟已散,墨香犹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使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涅槃重生,更为世界和平筑起不朽丰碑。当和平鸽掠过白玉兰盛开的街巷,愿大家都能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力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和平的薪火永续相传!

 

撰文、编辑:林孙宇

视频剪辑:李飞

初审:张霞 王嫣斐 沈一鸣

终审:馆务会

返回最新动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