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青年职工,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门市正式开业,每天从早到晚读者络绎不绝,同事们以亲切热情的态度迎接广大读者。 紧接着开展批发和函购业务,在川东地区泸州、江津、内江、永川、宜宾、綦江、合江、北碚、沙坪坝等建立分销处。星期日和节假日还与青年职业互助会到近郊工厂、农村进行救亡宣传,流动供应书刊。重庆分店初期接待任务较重,有作家、学者到重庆,需要亲自迎接给予妥善安排住宿。1938年春,女作家陈学昭自汉口来重庆,轮船停靠码头在南岸,需乘小木船摆渡,第一次未接到,返回时小木船触礁落水,幸被救起。第二天又去迎接安排在青年会招待所暂住。为避敌机轰炸,又陪她去南岸找房子。 1938年5月,重庆分店中的中共党员成立中共党支部,任务是团结群众,保证做好分店工作,以及培养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并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的党员一起团结书业界进步青年,成立书业界联谊会,出版“书联”壁报,组织歌咏队,话剧组星期天和假日到工厂、农村进行宣传抗日救亡的活动。 重庆分店也为总店组织稿件,如青年作家吴祖光写的抗日英雄苗可秀光辉事迹的剧本《凤凰城》;以及陈白尘的剧本《太平天国》等。同时业承担少量的出版任务,如《全民抗战》三日刊在武汉出版时,按期航寄纸型在重庆印刷重庆版;韬奋、柳湜来重庆出版《全民抗战》后,又将纸型航寄武汉出版。 10月,总管理处迁重庆,原由总店办理的邮购、批发都并入分店办理。重庆分店业务扩大,人员也逐渐增加,分店党支部与总管理处合并,由总管理处邵公文任支部书记。 1938年11月27日(星期日)重庆分店为响应“市各界义卖献金”的决定,在总管理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举行抗日救国义卖献金活动,经过周密的筹备,拟定“义卖献金”的办法:以书价加倍为原则,多捐益善,登记捐赠人姓名及捐款数目,次日在报上公布。请市党部、商会、书业公会代表监督启封点验,将全部捐献款送交中央银行转交政府。并专门刻制:“参加生活书店义卖献金运动纪念”盖在义卖的书刊上以志留念。三日前即在各大报刊登广告,并印有“义卖献金”宣传资料。门市部布置焕然一新,门前悬巨幅醒目标语旗帜,公共汽车上挂着“生活书店义卖献金”的宣传标语,并组织两个义卖献金宣传队携带书刊、竹筒和宣传资料到影剧院进行义卖活动。从早晨九点到晚上九点回到门市部监督开箱清点,总共合计国币442.96元全部送中央银行。同事们劳累一天,精神很愉快,感到为抗战,为国家作出贡献,而且扩大书店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事。 1939年5月日寇数百架飞机轮番大轰炸,市区大火冲天,我总管理处和分店被火焰包围。在这紧急时刻,全体职工在邹韬奋、徐伯昕带领下,不顾个人安危,连夜将总处和库房搬迁到学田湾总处新址。分店坚持在解除警报后照常营业,并延长晚间营业时间,同时组织流动供应队去江北,南温泉等地销售书刊为读者服务。 重庆市图书同业公会成立。生活书店与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光明、读书、新知等数十家同业都参加。李济安被选为理事,经常出席理事会商讨书业界共同利益相关的问题。 重庆分店1939年是在艰苦奋斗中过来的,既冒日寇飞机的轰炸的危险,又与国民党宪警特务检查刁难作斗争。有一次,警特奉命前来检查,取走已经内政部审查注册的《思想方法论》170多本。他们说:“不给书就带人。”李济安就被带往警备司令部,经总管理处徐伯昕总经理去图书审查会交涉,李济安才得以放回。这表明国民党当局无时不去迫害生活书店,只是由于重庆是陪都,他们惧怕国内外的影响,还不便封店,要维持假民主的伪善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