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物
 
艾寒松

艾寒松(1905-1975),原名涤尘,又名逖生。笔名易水。江西高安人。幼年在南京、杭州读书。193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当年在复旦时,以复旦大学何敬之署名,给《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写了一封七千字的长信,经略加删改予以刊出),笔名寒松(参加编辑《生活》周刊后,发表第一篇文章时,韬奋代取了“寒松”为笔名,取“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义)。翌年,入上海生活书店,协助韬奋编辑《生活》周刊。自此成为邹韬奋的左右手、生活书店创办人之一。1933年7月,韬奋被迫流亡国外,由胡愈之和他编辑。年底被查封。1934年2月,创办《新生》周刊,由杜重远主编,他任编辑。1935年5月,《读书与生活》创刊,由平心和他主编。6月,以易水为笔名写《闲话皇帝》一文在《新生》周刊发表,日本以“侮辱友邦元首”的“罪名”由驻沪领事提出抗议。国民政府立即逮捕主编和作者,查禁《新生》周刊。他在书店的保护下于9月出国。去巴黎,然后去莫斯科,在《救国时报》任编辑。1938年2月回国。在汉口、重庆生活书店总管理处任总务部主任。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改任编审委员会秘书,兼编校科主任,并与史枚主编《读书月报》。每月发稿四五十万字,还要安排在上海、香港、桂林的印制任务。9月,被派至上海,主持上海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参加《集纳》的编辑工作。1942年春,去苏北解放区,先后任盐阜行政公署文教科科长、中共阜东县委宣传部部长,《盐阜报》副总编辑等职。1946年初,调至上海,化名阿仁甫,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8年秋,组织上决定撤离上海,去华北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江西教育厅厅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党校副校长、江西省委党校校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著有《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印行近1000万册,1963年,因此书反对个人迷信,被诬为“反马克思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在党内外进行批判,并受到降职处分。在“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摧残,1975年7月2日含冤逝世。后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返回相关人物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