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昕(1905-1984),江苏省武进县人。1926年,他协助邹韬奋同志承办《生活》周刊,宣传进步思想,树立尽心竭力为读者服务的精神。1932年,他们一起创办生活书店。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生活书店成为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革命书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爱护和支持。生活书店对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独裁专制卖国投降政策,唤起民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是生活书店的灵魂,徐伯昕对建立生活书店的基业和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建树。邹韬奋与徐伯昕是长期合作的亲密战友。
徐伯昕同志于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文化出版界知识分子中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后,他较多地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他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迫害,处境十分险恶,始终坚贞不屈,坚持同文化出版界的进步人士以及书店同人一起,进行英勇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高贵的品质和革命气节。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为彻底“反对殖民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反对国内封建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的压迫”,救国会决定改名“中国人民救国会”,为争取和平、民主继续进行斗争。这时他成为中国人民救国会的正式成员,任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同时他参加了民主建国会任监事。他在上海与郑振铎等创办了《民主》周刊,团结广大文教界的进步知识分子,宣传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反对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当局挑起内战,干涉中国内政。1945年底,他积极参与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立,并被选为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在此时期,他为广泛开展民主运动,曾参加民主同盟,一度被推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46年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理事。同年6月23日,上海各界人民团体为反对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阴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十万群众举行集会、游行,欢送马叙伦等和平代表去南京呼吁和平,当时徐伯昕同志积极参与筹划,并和革命群众一起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尖锐斗争。
1948年,读书、新知、生活三家书店合并,在香港成立总管理处,徐伯昕同志被椎担任总经理,并与在港的民进其他领导人和爱国民主人士一起,继续积极从事爱国民主活动,为建立新中国进行坚决斗争。
1949年4月,徐伯昕同志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办公厅副主任、发行局局长兼新华书店总经理和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国家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等职务,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进行了辛勤的努力。
徐伯昕同志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其后连任历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后兼任副秘书长20余年。他还当选为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徐伯昕同志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卓越领导人之一,先后当选为民进中央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兼组织部副部长,民进中央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长期以来,他的主要精力都从事民进的工作,为开创民主党派工作的新局面,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198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